在线观看高清无码亚洲人_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_免费a级毛片无码a∨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當前位置】 多彩貴州信息港   貴州歷史   湄潭縣史(5)

貴州有你更精彩
生態(tài)醬酒·今生是你

湄潭縣史(5)

時間:2015/8/21 來源:貴州信息導航 作者:貴州夢

湄潭是革命老區(qū),至今仍然保留紅軍長征留下諸多的革命遺址。1935年1月,紅軍長征入黔,5日,中央紅軍右路軍一、九軍團由余慶方向推進攻取湄潭,九軍團留駐湄潭縣城和牛場一線,以保衛(wèi)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召開。軍團司令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后何長工)、政治部主任黃火青住在縣城天主堂,這一時期到過湄潭的還有聶榮臻元帥和楊德志將軍。元月7日,紅軍在縣府衙門口召開2000多人群眾大會,成立了“中華蘇維埃湄潭抗捐委員會”。以后幾天內,全縣相繼成立了12個抗捐委員會分會,有些地方組織了抗捐軍,在紅軍的組織領導下,打土豪、分財產、辦青工干部培訓班,工農革命如火如荼。19日,在湄潭駐扎了14天的紅九軍團離開湄潭,經官堰,翻五里坡往綏陽鄭場方向前進。紅軍走后,留下紅九軍團地方工作部部長王友發(fā)為政委、周鳳山為隊長、陳南忠為特派員組建“黔北游擊隊”。王友發(fā)領導游擊隊在遵、湄、綏一帶活動,后犧牲于團林南截壩,其忠骨現葬于魚泉烈士陵園。


紅軍長征留下了不少的紅軍歌謠和紅軍故事,紅軍在沿江渡強渡烏江,送給當地農民石揚光一把七星刀,被我縣作者改編成連環(huán)畫“一把七星刀的故事”,曾在全國公開發(fā)行。以紅軍故事編排的花燈“紅軍燈”、“紅軍送我一把壺”在遵義、湄潭一帶廣泛傳唱,紅軍留下的文物現展于中國軍車博物館。筆者在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看到一個彩色的四方斗碗,下面注明是紅軍長征時贈送給老百姓的紀念品,解放后與七星刀同被征集選送中國軍事博物館。


紅軍在湄潭雖然僅有短短的14天,卻留下了光輝的“長征文化”。天主堂及周圍建筑是清光緒年間所建的歐式教堂,是紅九軍團司令部駐地,紅軍在這里留下22條紅軍標語,是全國一棟建筑物內留下紅軍標語最多的地方之一,現天主堂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湄潭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基地。


紅軍長征離湄時招收了近100名湄潭青年,走完長征到達延安的僅有文紹奎。文紹奎:馬山人,長征擴紅時參加工農紅軍六師十七團,當時年僅17歲,1955年被國防部授予中校軍銜,獲“八一”三等勛章,后任成都空軍某部正師級醫(yī)院院長。需要指出的是,湄潭因自然條件較好,老百姓戀鄉(xiāng)情結重,不愿離鄉(xiāng)背井創(chuàng)業(yè),故小富即安者眾。湄潭至少有兩次可以產生大批人才的機會:一次是當年紅軍擴紅時近100名湄潭青年參加紅軍,若都能堅持走完長征,那以后的湄潭可能會出現幾個將軍,在中央有幾個部長或副部長,湄潭今天的發(fā)展變化就可能更快了。一次是抗戰(zhàn)勝利后浙江大學返回杭州,需要招收一批青年工友護送教學設備到杭州并留校工作,即是杭州這樣被譽為人間天堂的地方,湄潭也無人愿去。以后若干年,凡湄潭人在外工作者,總要想法調回湄潭,這也包括筆者。湄潭人戀鄉(xiāng)情結濃,湄潭故有“回水沱”之稱,居住在重慶的湄潭籍作家孔祥云先生就以湄潭風土人物為背景寫出一部長篇小說《回水沱》,良好的自然條件限制了湄潭人思路的開拓和眼光的短視,也是湄潭人少有大成就者的一個原因。

【相關內容】:

多彩貴州 醉美世界

生態(tài)醬酒·今生是你
生態(tài)醬酒·今生是你
貴州導航
貴州便民助手
休閑
碼上有酒網